面对“如何激活产业升级引擎、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之问,四川省内江市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交出了一份以技能人才为笔的精彩答卷: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4万人…… 近年来,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能“生力军”,正成为甜城大地夯实产业根基、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政策+平台”同频共振 构建聚才“强磁场”

简历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职位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首页
热门资讯
锻造人才引擎 支撑产业崛起 ——四川内江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纪实 

锻造人才引擎 支撑产业崛起 ——四川内江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11-17
112

面对“如何激活产业升级引擎、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之问,四川省内江市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交出了一份以技能人才为笔的精彩答卷: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4万人……

近年来,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能“生力军”,正成为甜城大地夯实产业根基、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政策+平台”同频共振

构建聚才“强磁场”

2025年,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的江勇获评“大国工匠”称号,成为内江市首位获此殊荣的高技能人才。这份荣誉,既是对他二十四载与炼钢炉为伴、匠心坚守的褒奖,也是内江技能人才沃土结出的硕果。

“内江市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机会,这是我能够持续进步的关键。”江勇感慨道。

在他的引领下,团队累计培训一线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炼钢工刘鹏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从“培养一人”到“带动一片”,江勇的成长轨迹正是内江市实施技能人才战略的生动缩影。

内江市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高技能人才进阶培训实施细则》《关于推行“岗位直通+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评价+跟踪服务”五位一体培训模式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覆盖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全链条制度体系。

平台载体的持续夯实,为内江市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总投资6.3亿元、占地239亩的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迎来4000余名学子。如今,该校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四川省“三星名校”,获评“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集体”,成为内江市区域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内江市在硬件投入方面不断加码,投资5019万元建设甜城·成渝地区公共实训基地,打造包括智能化仓储、工业物联网技术、机器人综合体验在内的等五大实训中心,成为服务内江、辐射成渝的技能训练高地。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1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1个、省级4个、市级30个,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体系,高技能人才发展生态日益完善。

“培训+评价”同向发力

激活成长“新引擎”

2024年10月,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中级育婴师班正式开课。来自隆桥幼儿园的27名员工以学徒身份,开启为期一年的“进阶”培训。“培训非常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完就能用。”学员张女士的话语,道出了培训的实效。

这个育婴师班,正是内江市深化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江市积极整合政府、院校、企业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全市已组织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成渝钒钛、金鸿曲轴、恒通动保等22家重点企业签订新型学徒制培训协议,开设数控车工、焊接技术、汽车维修等21个紧贴产业需求的专业。全市累计开班55个,拨付资金1738.25万元,惠及3450名企业职工,实现“订单培养、精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扎实推动校企合作的同时,内江市也在培训模式上持续创新。2025年,内江市创新实施“岗位直通、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评价、跟踪服务”五位一体培训模式,围绕“天府新农人”“天府建筑工”等五大省级技能品牌,分级分类开设“县区品牌班”“行业重点班”“企业冠名班”98班次,培训学员3188人次,显著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随着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改革同步推进。内江市创新构建“企业自主评价+院校专业评价+社会第三方评价”多元评价体系,在川威集团、金鸿曲轴实施“新八级工”制度试点,实施企业自主评价,1人获评四川首席技师,4人获评特级技师,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今年以来,内江市累计培训8182人次,向培训机构推送就业岗位2.05万个,提供就业跟踪服务4953人次。

“竞赛+宣传”双轮驱动

营造尊才爱才“新风尚”

竞赛是发现人才、激励成长的重要舞台,对壮大技能队伍、赋能区域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内江市坚持每年举办多层级、多领域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育才,让一批批技能精英脱颖而出。以“甜城工匠”职业技能大赛为代表的本土品牌赛事持续发力,成为激发人才潜能的关键平台。

在2024年第五届“甜城工匠”大赛汽车维修赛项中,来自全市的汽修精英同台竞技。“比赛既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同行切磋、共同进步的机会。”一等奖获得者唐卫表示,“这样的经历为我参加更高级别赛事打下基础,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2008年加入星船城水泥公司的李红利,从事水泥化学分析工作。她坦言:“正是内江积极推荐我参加各级竞赛,才让我在实战中迅速成长。”2023年内江市有两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李红利就是其中之一。

在更广阔的省级、国家级舞台上,内江市技能人才同样表现亮眼。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钟卫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稳定的现场发挥,在互联网营销赛项中脱颖而出,荣获“优胜奖”。截至目前,内江技能人才及团体在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近3年获得世赛金奖1人,国赛一等奖1人,省赛一等奖2人。培育“大国工匠”1名、“全国技术能手”4名、“四川工匠”8名、“四川技能大师”4名、“四川省技术能手”15名。这些闪光的荣誉,共同勾勒出内江技能人才梯队崛起的新图景。

为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内江市还定期组织“甜城工匠公益行”活动,通过媒体专访、专题报道等方式,广泛宣传技能人才事迹,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政策创新到平台搭建,从培训改革到竞赛激励,内江市正以系统思维构建贯穿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全链条的技能人才发展新生态。

微信扫一扫打开

mvD2FVz5dAJdVBQh mvD2FVz5dAJdVBQh mvD2FVz5dAJdVBQh
专属客服
{{userInfo.adviser.nickname}}
手机:{{userInfo.adviser.mobile}}
邮箱:{{userInfo.adviser.email}}
客服
手机:15821535338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tem.name}}.{{item.file_extend}}
发送
编辑常用语

{{item}}

添加常用语

请不要填写手机、QQ、微信等联系方式或广告信息,否则系统将封禁您的账号!